这些场景你是否似曾相识?
因为家务分配跟伴侣争执,刚说两句,TA转身就走;
你想跟伴侣好好谈谈,TA却低头刷手机,头也不抬;
你试图解决矛盾,对方却像一堵墙,无论你说什么,TA的回应只有“嗯”“随你”以及沉默......
在亲密关系里:一说话就沉默,比吵架更让人窒息。
吵架至少能听到对方的声音;而沉默就像一场无声的战争,让人怀疑自己是否被听见、被在意。那为什么TA一有矛盾就沉默呢?
这不能一概而论,沉默也是分不同情况的:
【类型1】防御型沉默
TA的典型表现是:
稍微有点争论,就躲进房间或者装作玩手机,忙其他事,常用“行了吧”、“你爱怎么想就怎么想”结束对话,有时还会伴随叹气、翻白眼等微表情。
TA可能并不是针对你,而是TA过去一表达就被批评、嘲笑,形成了:“开口 = 受伤”的条件反射。而沉默是TA的防御机制。
面对这样的伴侣,很多人会采用逼问的方式,比如“你为什么不说话?!你哑巴了!”或者是给TA贴标签,说TA是冷暴力,性格不正常等等。但这样只会让TA更逃避、更沉默。
其实你真正该做的是降低威胁感,在表达的时候要用“我”作为开头,而不是用“你怎么样”来指责。
比如:
你可以说“我现在有点难过,想听听你的想法”。
这样TA会更愿意表达。
如果你感觉到TA不想说了,那要主动暂停对话,给对方一个消化和休息的空间,然后再重启对话。
【类型2】被动攻击型沉默
这类型的伴侣可能会:
故意不接电话、对你发的信息已读不回,习惯用拖延战术,比如总是说“明天再谈”“到时候再看”,当你妥协时,TA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。
而TA这样做其实是在跟你进行权力争夺,沉默是TA掌握关系主导权的方式。
TA通过冷处理来让你焦虑,从而控制局面。
丨很多人恰恰就受不了这样,于是就会疯狂道歉或讨好,但这样只会强化TA的惩罚策略。
丨也有的人会选择冷暴力回击,但你们就会演变为“谁先说话谁输”,关系越来越冷。
正确的做法是打破TA设定的剧本,你要用冷静但坚定的态度表明底线。
比如:
郑重告诉TA,“沉默不能解决问题,我只等你到今晚8点”,如果到点TA还是没有回应,你就做自己的事,千万不要妥协去承担本应TA负责的事。
【类型3】创伤型沉默
这类型的伴侣其实是想沟通,但是缺乏沟通技能的:
仔细观察TA的表现,你会发现一有冲突TA就身体僵硬、眼神躲闪,可能还有攥拳头、掐手指、咬嘴唇等躯体反应,TA不是故意沉默,而是TA当时真的脑子一片空白。
TA情绪表达缺失,可能是因为原生家庭禁止TA流露脆弱,或者是曾因坦诚沟通而遭受严重伤害。
在这种情况下你千万不能逼TA。因为这只会引发TA更严重的情绪闪回。也不要去贬低TA,说“你能不能成熟点?”这会加重TA的羞耻感。
正确的方法是,先安抚再沟通。
比如你可以握住TA的手说,“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”,当TA感到安全,自然就愿意去表达了。
如果TA不知道怎么说,你可以让TA用书写/发消息代替口头表达。沉默不是关系的终点,而是你们需要新的沟通语言的信号。
你可以成为那个先伸手的人,为你们两个人一起去探寻新的沟通和相处模式。
如果你和你的爱人在相处中遇到了一些问题,你觉得很压抑很痛苦,甚至在思考要不要分开——那可以试试情感咨询,把你的情况详细告诉咨询师,咨询师会为你做一个专业的分析和评估。
上一篇: “垫底王”T恤变战袍,踹渣男下桥断脐带:胡曼黎的客体关系逆袭课